湖南空管分局组织召开军民航防相撞工作协调会

其特点是以现象为本体,以存在为本质,强调主观无意识的作用。

附:《列子·杨朱篇》 玄学后期(东晋),出现了《列子》及张湛《列子注》,但它并不代表先秦那个列子的思想,而是借列子之名,表达了东晋一部分士大夫的思想。夫盈欲可损,而未可绝有也。

湖南空管分局组织召开军民航防相撞工作协调会

明物之自然,非有使然也。生生者岂有物哉?(无物也,)故不生也。……所不知者,皆性分之外也。在他看来,自然法则先于万物而存在,又是生化万物之本,但法则本身却是无所谓生化的,自然之理能生化万物,但既没有目的性,也不是无那样的本体存在,而是肯定性存在。识智既授,虽出处异业,默语殊涂,所以宝生存义,其情一也。

但另一方面,这种性各有分的思想,恰恰限制了个性的自由发展。而且相互依存,有相济之功而不可相无。道不违自然,乃得其性。

居无为之事,行不言之教,就能功成而事遂。不仅可以养生,而且可以养神。[11]《老子二十五章注》,第65页。他著《道德论》,提倡以无(道)为本的思想,把老子的道虚无化、绝对化和超越化,变成一切事物存在的本体论根据。

)他把精神与形体比作君与国的关系,精神以物质形体为基础,但又统帅形体,如果精神不能安静而喜躁动,其形体必然丧乱而不宁。聪明者以知所达而智出于明。

湖南空管分局组织召开军民航防相撞工作协调会

夫识物之动则其所以然之理皆可知也。故仁德之厚,不是用仁所能办到的。之所以能以情从理,正在于神明,这是一种最高的智慧和体验,所谓体冲和以通无,就是通过对生命的自我体验,从而实现与道同体[10],这就是以自然为性。这实际上是说,人心之哀乐不在于客观对象,而在于主体自身,不在于外在的五声五色之类,而在于内在的自然之性。

不同的音乐,则由于情感相同而有相同的反应。自然,其端兆不可得而见也,其意趣不可得而观也。当然,嵇康的自然论不仅超越名佛教,而且超越了社会。人与自然合一,这是玄学的根本思想。

[6] 它无名无言,无形无声,故为道之全。[54]《述志诗》,第19页。

湖南空管分局组织召开军民航防相撞工作协调会

因此,王弼在自然观上是道气合一论者,在心性论上是性情统一论者。这样一来,王弼既超越了王充的自然论,又否定了董仲舒的目的论。

[3]《人物志·九征第一》。[62] 人的理性能力能认识自然之理,但有物之自然,有性之自然,二者内外殊用,彼我异名[63]。天地任自然,无为无造,万物自相治理,故不仁也。但问题在于应物而无累于物,即不为外物所累,不为外物所牵制。崇尚自然、玄远成为这一时期的风尚,它意味着人性的超越和对自由的追求,但它并没有离开现实人生。就是说,人的情感感受必须接受理性原则的支配,这又叫以性化其情。

(在这个问题上,他并不像有些人所说是二元论者。[67] 这里嵇康不仅不否定欲,而且肯定情欲的满足是实现人性的基础,而仁义廉让则是违反人性的。

[64]《声无哀乐论》,第74页。[17]《周易注·复卦》,第336页。

王弼曾经尊孔子为圣人,但孔子并不言无,老子虽不是圣人,却以无为尚。物情顺通,故大道无违。

神者,天地之所以驭者也。载之以道,统之以母,故显之而无所尚,彰之而无所竞。[65]《答难养生论》,第63页。[37] 这是一个很微妙的回答。

他认为,圣人作为理想人格,并不是没有任何情感活动。故得其归,事虽殷大,可以一名举。

嵇康并不是提倡回到原始社会的洪荒之世,而是主张不扰不逼,使民之性得到自由发展,各得其愿,各从其志。[39] 因为任何概念性知识都有界限和区分,因此,不能知朴,只有自知者,超智之上也。

这当然不是说,必须实行禁欲。物有往来,而执之,故必失矣。

这些思想的进一步发展,就出现了何晏、王弼等人的自然本体论。[13]《老子二十九章注》,第77页。这就是王弼的天人合一之学。二 如果说,何晏、王弼从本体论上提出了自然为性说,从而为玄学心性论奠定了理论基础,那么,嵇康、阮籍等人则从实践上和理论上同时发展了这种学说。

不仅是自然本体,而且是人的本体。这样,圣人之情不仅具有自主性,而且具有超越性,这就是情通于理,以情从理,性情统一,成为自然之性[9]。

[9]《三国志》册三,第796页。即超群拔俗,与天地精神往来。

[26]《老子十三章注》,第37页。他的《声无哀乐论》就是阐明这个观点的。


阅读更多

热门文章

(function(){ var bp = document.createElement('script'); var curProtocol = window.location.protocol.split(':')[0]; if (curProtocol === 'https') { bp.src = 'https://zz.bdstatic.com/linksubmit/push.js'; } else { bp.src = 'http://push.zhanzhang.baidu.com/push.js'; } var s = document.getElementsByTagName("script")[0]; s.parentNode.insertBefore(bp, s); })();

友情链接: